首页

高跟踩马眼

时间:2025-05-25 04:07:12 作者:最新研究: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让人类有了“红外视觉”能力 浏览量:88378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丁超逸)人类可看见的光波长范围仅限于400纳米-700纳米,若能突破视觉极限,人类的感知将拓展到更广阔的近红外(700纳米-2500纳米)波段。

  记者23日获悉,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创新性地将一种含有多个荧光发射的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通过可穿戴的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多维度信息,更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自然界中的光有各种不同频率。当人眼捕获到外界自然光后,可以激活视网膜上识别红、绿、蓝三原色的三种视锥细胞,并根据三种视锥细胞被激活的比例,向大脑发送外界的颜色信息。然而,相对于自然界广阔的光学波段,人眼可感知的波长范围仅有400纳米-700纳米,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量潜在信息会被忽略。

  据悉,稀土元素是指包括钪(Sc)、钇(Y)和镧系在内的17种元素。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优异的磁、光、电等性质。上转换发光现象,是稀土材料最为重要的光学性质。人们通过使用长波长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使其发出短波长的可见区荧光。

  据悉,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团队合作,开展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探索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从视觉感知角度赋予人类对红外光的识别能力。通过精巧设计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团队在单个颗粒上同时构建了三个不同的上转换发光区域,由于不同发光区域之间用惰性的壳层阻隔,使得它们各自的能量传递和荧光发射过程彼此互不干扰,各自独立。

  课题组成员、化学系2019级直博生陈子晗介绍,稀土元素具有独特光学性质,通过近红外光激发,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转换。人体可以通过纳米颗粒的荧光颜色,判断外界的肉眼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波长,实现对近红外“色彩”的识别。他们最终制作成高度透明的隐形眼镜。志愿者佩戴隐形眼镜后,通过纳米材料发出红、绿、蓝等三种可见波段的荧光,分别感知三种不可见的近红外光,也可以识别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复色光”,以及多组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图案内容。这表明,具有抗干扰、正交发光和多光谱转换特性的多色稀土发光材料,可以有效地实现人类对近红外图像视觉。

  研究实现了多个近红外光视觉的概念验证。未来,相关成果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穿戴、非侵入式的隐形眼镜,可以灵活调节人体视觉的感知范围,有望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已致93死!俄侦查委员会披露莫斯科恐袭遇难者死因

——坚持全面开放。开放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全球学术机构要顺应“开放科学”大势,秉持开放的态度,支持科学家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深圳邮局海关在转运货物中查获海洛因1565.6克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在活动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知识产权研究、创造、运用、保护、公共服务、人才发展等六方面构筑全新合作机制,发挥各自区域优势,联手支持区域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优化。

200名“泳士”横渡松花江

修订完善《税收征管操作规范》,进一步推动了税收征管全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同时,指导长三角、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区域税务机关联合推出区域内统一适用的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增进税务执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2024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 专家解读→

北京大兴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处长李欣表示,“五一”期间出入境航班架次不低于70架次,出境旅客日均不低于1.4万人次,其中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阿联酋以及越南的航线为热门航线。

台湾出现今年首例麻疹本土病例

有一次,习近平了解到体校青年教练王素梅工作出色负责,带出了入选国家队的学生,但是工资待遇很低。那天上午11点多,习近平带着相关材料离开留村,下午3点,县人事局就通知体校,给王素梅涨了一级工资。批文上写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了鼓励青年努力学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